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技术资料 > 黑臭水体的判断标准(黑臭水体形成原因与治理方法)

黑臭水体的判断标准(黑臭水体形成原因与治理方法)

作者:环美仪器    更新时间:2025-09-30

黑臭水体是指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黑色或泛黑色),或散发出令人不适气味(臭或恶臭)的水体的统称。根据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将其细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级。

黑臭水体的判断标准

黑臭水体的判断标准:

轻度黑臭水体分级评价标准包括:透明度10~25cm、溶解氧(DO)0.2~2.0mg/L、氧化还原电位(ORP)-200~50mV、和氨氮(NH3-N)8.2~15mg/L。

重度黑臭水体分级评价标准包括:透明度<10cm、溶解氧(DO)<2.0mg/L、氧化还原电位(ORP)<-200mV、和氨氮(NH3-N)>15mg/L。

黑臭水体的危害:

1.人文:黑臭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能够散发出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气味,严重污染空气环境,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2.经济:黑臭水体使城市空气与城市的整体效果大大降低,并且对周围的旅游造成很严重的影响,限制了城市自身的发展。

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1.物理方法

引水换水、底泥疏浚、截流引流、固土护坡等,用物理的方法把污染物清除掉,固定河岸基质层,放止被雨水冲刷,可大幅度降低底泥对上覆水的污染贡献,进而改善黑臭水体水质。

2.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包括絮凝处理、添加化学药品杀藻剂,添加除磷剂促进沉淀磷,加入氨氮去除剂脱氮等技术。化学方法对浊度、COD、SS、TP的去除效果较好,对TN、重金属等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日用药量小。

3.生态生物方法

曝气复氧、生物复合酶、生态浮床、微生物菌种、人工强化生物膜、水生动物投放等。黑臭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的根本思路是从河道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促进水体稳定、多样性生物链形成,恢复水体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平衡和演替能力的形成。

黑臭水体形成原因与治理方法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水体高锰酸盐指数定义(如何降低水质高锰酸盐指数)

    高锰酸盐指数是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的常用指标。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样中的某些有机物及无机还原性物质,由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相当的氧量(所以有的标准称为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不能作为理论需氧量或总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因为在规定的条件下,许多有机物只能部分地被氧化,易挥发的有机物也不包含在测定值之内,所以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条件性相对指标。那如何降低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呢?...

  • 哪些水体需要进行水质检测(常规水质检测项目有哪些)

    水是生命之源,其安全和质量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用途的水质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和要求,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质检测在社会生活、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保证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

  • 不同水体余氯的正常值(水质余氯检测方法有哪些)

    水中余氯有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两种存在形式,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他有机物产生的异味,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致突变、致畸及致癌作用的有机氯代物,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文件规定了自来水余氯标准。...

  • 水质浊度的测定原理(水体浊度测定步骤)

    浊度,即浑浊度,是水厂水质日常检测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由于饮用水中的浊度很低,若采样带回实验室检测,对采样瓶的干净程度要求很高,并且容易受空气中的灰尘漂浮物影响,同时,浊度的检测操作简单。所以,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GB/T5750.2-2006)规定,浊度需要在现场检测。...

  • 水体透明度测量方法(水体透明度测量标准和评分)

    水体透明度是衡量水体中悬浮物和溶解物质对光线穿透能力的指标,其测量方法和标准在不同情境下有所差异。...

  • 水质叶绿素a检测水样保存要求(水体叶绿素a检测样本如何制备)

    目前想要了解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是否富营养化,除了可以通过检测水中的磷、氮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观测水中藻类的繁殖情况判断,其中水质叶绿素a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今天小编主要介绍一下水质叶绿素a检测样品保存和制备要求及方法。...

山东环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