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氯检测正常值是多少(水质余氯检测方法、适用范围及原理)
余氯是指用氯消毒,当加氯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剩余的氯量。水中余氯有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两种存在形式,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他有机物产生的异味,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致突变、致畸及致癌作用的有机氯代物,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文件规定了自来水余氯标准。
余氯检测正常值是多少?
1.生活饮用水中,水体与氯消毒液接触时间最少为30min,水中游离性余氯的含量不应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的含量不应低于0.05mg/L;
2.人工游泳池水中游离性余氯的标准值为0.3~0.5mg/L; 用含氯洗消剂消毒后的食(饮)具表面游离性余氯的含量应小于0.3mg/L;
3.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的测定:0.03mg/L~2.5mg/L。
水质余氯检测方法原理:
1.便携式DPD余氯测定仪
适用范围:测定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废水及海水的游离余氯、总余氯及化合性余氯,水样有色或浑浊,可作空白调零以抵消其影响,此法最高检测浓度为4.5mg/l有效氯。
原理:水样中不含碘化物离子时,游离性有效氯立即与DPD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加入碘离子则起催化作用,使化合氯也与试剂反应显色,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得游离氯和总氯,总氯减去游离氯得化合余氯。
2.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应用范围: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总余氯及游离性余氯,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余氯。
原理:在pH值小于1.3的酸性溶液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法进行比色定量,还可用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配制的永久性余氯标准溶液进行目视比色。
3.在线式电化学分析法
应用范围:定生活饮用水、废水、冷却水和其它水的总余氯、游离氯、氯化溴、溴和碘。
原理:在原电池中,通过测试其中的电流能检测出离子浓度的变化。但是电流受pH值变化的影响大。在pH4.0-4.5时瓶中电流很稳定,因此,用pH缓冲液来稳定电流。如果以CO2为缓冲液,pH值可调到5.5-6.0,加KI时,反应生成的总游离碘相当于参加反应的总余氯,从而测定总余氯。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废水COD排放标准是多少(废水COD检测方法)
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COD测定值也有不同。那废水COD排放标准是多少呢?...
-
余氯在线分析仪常见故障有哪些(余氯在线分析仪故障解决方法)
余氯在线分析仪是一种用于快速、准确测量水体中余氯含量的仪器,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灵活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力、供水、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对水中的余氯进行连续测量。然而,余氯在线分析仪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具体介绍一下。...
-
水质硫化物测定方法(水质硫化物检测标准及原理)
硫化物主要指的是水溶性无机硫化物和酸溶性金属硫化物,水中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H2S、HS-、S2-,存在于悬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酸可溶性金属硫化物以及未电离的有机类、无机类硫化物等。水质硫化物检测方法主要有碘量法、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间接原子吸收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和流动注射法,具体的检测标准原理如下:...
-
TOC分析仪工作原理(TOC分析仪操作步骤)
TOC是指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因而它被作为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TOC分析仪是将水溶液中的总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并且测定其含量,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水溶液中总有机碳进行定量测定。...
-
水质硝酸盐氮测定原理(硝酸盐氮测定注意事项)
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限值取决于硝酸盐氮向亚硝酸盐氮的转变,综合国内外水质标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L,特殊情况下(如采取地下水源时)为20mg/L,所以水质硝酸盐氮测定仪就派上了用场,可广泛适用于饮用水、地表水、地面水、污水和工业废水测定。...
-
自来水余氯检测标准(余氯分类及作用)
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