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余氯检测标准(余氯分类及作用)
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1.余氯分类
①化合性余氯
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
②游离性余氯
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OCl-、HOCl、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
③总余氯
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2.余氯的作用
①阻止大肠菌的再生长
大肠菌的再生长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防止微生物再生长的措施是选择性质稳定、运输方便、不产生有害副产物且能深入生物膜内杀死附生细菌的消毒剂,在当前没有采用特殊措施的条件下,采用剩余消毒剂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②抑制生物膜的形成
控制管网中生物膜的形成可以采用多种办法,但保持管网余氯仍是最有效的措施。
③管网水的水质问题
管网水的水质生物学稳定性与管网中的生物膜形成及微生物的再生长几乎成一致状态。因此保持余氯有利于稳定水质。
④防止偶发病原菌发生
防止发生在部分用户支管内的偶发性病原菌和微生物的问题。水中留有剩余消毒剂对偶发性微生物控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⑤作为传达微生物污染的信号
当污染物进入管网系统,消耗剩余消毒剂,使得管网中部分管段中剩余消毒剂减少,剩余消毒剂消耗的情况可以作为污染信号。
3..生活饮用水余氯检测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中游离氯出厂水中限值为4mg/L,2021年新的标准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将出厂水中游离氯余量的上限值从4mg/L 调整为2mg/L。出厂水中余氯值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不低于0.05。如果低于0.05mg/L,会滋生细菌,使水质受到污染。正常情况下,由于用户距离水厂有远有近,管网中余氯含量会有一定差异,用户对水中氯味的感觉也会不同。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不同水体余氯的正常值(水质余氯检测方法有哪些)
水中余氯有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两种存在形式,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他有机物产生的异味,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致突变、致畸及致癌作用的有机氯代物,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文件规定了自来水余氯标准。...
-
水产养殖亚硝酸盐检测标准(如何去除水中的亚硝酸盐)
水质亚硝酸盐的检测标准是多少呢?我国饮用水亚硝酸盐项目旧标准规定为20毫克/升(GB5749—85),2006年的新标准修订为10毫克/升(与美国相同),考虑到全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又特别规定在使用地下水等条件受限时可放宽至20毫克/升。但是在水产养殖中规定亚硝酸盐标准要在0.1ppm以下,因为它在水产养殖中有一定毒害作用的,超过0.3对水产动物就有很大影响。...
-
余氯检测标准限值(水质余氯常用检测方法)
余氯是指含氯消毒剂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病毒、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的那部分氯量叫做余氯,可用于指示水体的整体消毒效果。余氯可分为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各地相关机构,根据相关标准及水体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检测余氯或总余氯,我们通常说的余氯一般指游离性余氯。...
-
二次供水水质余氯不合格的危害(如何确保二次供水余氯达标)
水分在人体中占70%左右,人体摄取的水分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很多人十分关心“吃”是否安全,而忽略了生活中最重要的要素——“水”的品质。除了水源污染外,饮用水在生活饮用水中污染的原因很多,其中二次供水是饮用水主要污染来源。作为水质重要的消毒指标,余氯含量成为检测重点。...
-
自来水硫化物检测方法(水质硫化物测定方法)
大家都知道自来水大部分都来自于江河湖泊,因此在进行过滤处理之前水质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各大水厂都会对索取水质进行检测,而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讲一下自来水中的硫化物如检测。硫化物通常在腐烂的植物物质中最常见,这种化合物的显着浓度通常通过嗅觉来检测,通常表现为像臭鸡蛋一样的气味。许多自来水中都含有硫化物,这会...
-
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的作用(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核心优势)
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是一种基于生物反应原理的高科技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快速、准确地评估水体中的毒性水平,以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这种仪器通过监测生物对水体中潜在有害物质的敏感性,间接反映水样的毒性状况,从而为水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