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氨氮污染的原因(饮用水氨氮超标的危害与控制办法)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两者的组成比决定于水的pH值和温度,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水温则相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日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饮用水中的氨氮污染问题依然是供水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饮用水氨氮污染的原因与存在形态:
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的分解,焦化、合成氨等工业废水,以及农田排水等。氨氮污染源多,排放量大,并且排放的浓度变化大。
(1)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集中排放:上游城镇未经处理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氮和无机氮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生成为氨氮;
(2)农田退水: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氮肥等营养元素未被充分吸收利用后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3)短时雨水:短时强降雨会使表土沉积中的氮素、动物粪便、汽车尾气和生活垃圾中含有的大量氨氮等随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升高。
饮用水氨氮超标危害:
水源水和饮用水中三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含量过高,对人体和水体水生物都有毒害作用。比如,水中氨氮超过1mg/L,会使水生生物血液结合氧的能力降低,超过3mg/L,鱼类会死亡。水源水中如存在氨氮,会造成给水处理中的加氯量大为增加,氨氮过高会导致其它消毒副产物增加等,危害人体健康。此外,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极其微弱,去除率只有15%左右。由于氨氮无法通过传统水处理工艺去除,出厂水中残留的氨氮将会引起输配水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管道腐蚀、异养菌及条件致病菌的大量繁殖等。
饮用水氨氮超标的控制办法:
1.化学处理法
水厂通常采用的化学法除氨氮主要是折点加氯法。该方法反应快、效果好且不受生物活性的影响,在水厂突发性氨氮升高的情况或者冬季生物作用变差时常用此方法作为补充。然而因为其投加量难以控制.容易产生消毒副产物和氯代有机物,从而导致“三致”产物的问题。新兴的化学除氨法是化学氧化法。通过较高的电势吸附氨氮,使其失去电子被氧化为氮气和水。电化学氧化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但是其中电子的传递和转移必将消耗大量能源,费用高。
2.物理处理法
吸附法主要依靠活性炭、沸石是最常用的水处理吸附剂。其中,未改性的活性炭主要吸收水中的有机物,对氨氮的吸附作用有限,但沸石对氨氮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具有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的双重吸附机理。膜分离法也被用于饮用水处理除氨氮,主要包括微滤、电渗析、反渗透、纳滤等工艺。膜处理法在应用中表现出耗能低、处理效果好、回收的氨氮可重新利用等优点.但其最大的问题是处理过程中的膜污染。
3.生物处理法
目前,饮用水处理中常采用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和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工艺等生物处理法达到去除水中氨氮的目的。当前被给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的是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水中的有机物通过臭氧的氧化作用。可生物降解性得到增强,易于后续生物活性炭上发生彻底的生物降解作用。生物的作用还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周期。
当前氨氮降解的各种技术与工艺过程,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由于不同水质和现场工艺的差异,并不存在一种通用的方法。因此,必须结合水厂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再确认更适合的氨氮处理技术及工艺。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地表水、污水COD检测标准(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方法)
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
饮用水氨氮污染的原因(饮用水氨氮超标的危害与控制办法)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两者的组成比决定于水的pH值和温度,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水温则相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日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饮用水中的氨氮污染问题依然是供水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
水中总余氯的测定(水中余氯含量测定的意义是什么)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污水排放成为了我们头疼的事情!其实只要做好相应的措施,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水质监测是其中项目之一,也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本章将和大家一起学习水中总余氯监测的必要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总余氯即我国规定污水中氯的含量。一旦超标就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具体危害如下:水中总余氯的测定(水中...
-
地表水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及危害(地表水重金属污染来源与迁移途径)
地表水重金属污染是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其来源复杂、迁移转化过程多样,且具有生物累积性和不可降解性,以下是针对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的全面解析。...
-
污水COD的来源与影响因素(污水COD排放标准)
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污水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COD值越高,表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越高,污染越严重。...
-
为什么要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水质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及标准)
粪大肠菌群又称耐热大肠菌群,是生长于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的一组肠道细菌,随粪便排出体外,故称为粪大肠菌群。受粪便污染的水、食品、土壤等均含有大量的这类菌群,若食品、饮用水中检出粪大肠菌群,则存在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