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浊度的限值要求(水质浊度含量怎么检测)
浊度,即浑浊度。天然水的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细微的有机物、无机物以及浮游生物等悬浮物所造成。而饮用水的浊度多是由水源水中悬浮颗粒物未经适当滤除或者是配水系统中沉积物重新悬浮起来而造成的。浊度为感官性指标,浊度过高会引起用户对自来水的不信任感。另外,浊度过高容易促进细菌的生长繁殖,并影响消毒效果,从而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那饮用水的浊度要控制在多少才是相对安全的呢?
饮用水浊度的限值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要求生活饮用水的浊度不得超过1NTU,对于受水源和净水技术限制的供水单位,可将浊度指标限值放宽至3NTU。除此之外,很多供水单位对于浊度都有自己的内控标准,比如滤前水浊度要求控制在1NTU以下,滤后水及出厂水浊度要求控制在0.3NTU以下。因各供水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不同,具体的内控标准也有所不同。
水质浊度含量怎么检测?
福尔马肼是至今唯一可以高度可重复生产的标准参照物,且被广泛应用于水和工业过程中,福尔马肼可以形成多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悬浮物,故而所有浊度单位都由福尔马肼标准液定义。但是,浊度测量不仅依赖于标准液同时也和光源相关。由于只有可见光才拥有色彩,为了避免受介质色彩的影响,ISO7027标准规定使用不可见的红外光源,而US-EPA 180.1标准则使用可见的白光光源。
当然,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其浊度的单位也会不同。ISO规定的单位为福尔马肼浊度单位FTU或者福尔马肼衰减单位FAU,EPA则为散射浊度单位NTU。目前来说,散射比浊法和透射比浊法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方法,此次,我们主要研究介绍散射比浊法的原理:
使用散射比浊法时需要测量前向、背向或90°散射光,ISO7027和EPA 180.1规定的方法是测量90°散射光。与光源呈90°放置的接收器用于检测散射光,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较低浊度的测量,当从传感器光源组件发出的红外激光,遇到水体中的悬浮颗粒产生散射光。浸在水中的光电检测器能够检测到与入射光束呈90°角的散射光,以此转换对应浊度数值。散射光的强度越大,表示浑浊度越高。
若水体浊度较高则需要使用测量135°的背向散射光的传感器,浊度高的液体含有大量颗粒物,大部分光线沿135°方向散射,进而测出水体当前的浊度数值。由此可见,90°和135°两个角度的散射光强度能够反映水体浊度的大小,带有4个接收器的传感器因能测量90°和135°散射光,会具有更大的测量范围。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水质浊度的测定原理(水体浊度测定步骤)
浊度,即浑浊度,是水厂水质日常检测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由于饮用水中的浊度很低,若采样带回实验室检测,对采样瓶的干净程度要求很高,并且容易受空气中的灰尘漂浮物影响,同时,浊度的检测操作简单。所以,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GB/T5750.2-2006)规定,浊度需要在现场检测。...
-
污水处理一定要检测BOD含量吗(废水BOD测定标准)
测定BOD5的用处很大,它是污水处理厂最重要的一个测定项目。但测定所需时间较长,不能及时出数据。COD的化验反映污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剂氧化所需氧量,它的数据值接近于全部有机物的需氧量。因此它也有较大用处,而且COD测定时简短,一般城市污水厂COD﹥BOD,如果污水中有机物种类变化较少,则COD与BOD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因此就可用当天的COD来预测BOD5值。...
-
泳池水质检测标准限值(游泳池水质检测重点指标)
游泳池水质检测有具体的标准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2019年我国批准发布《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等7项公共场所卫生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那么,游泳池水质检测新标准对人工游泳池水的卫生要求与1996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中的要求有哪些不一样呢?...
-
COD测定仪操作要求(COD测定仪功能特点)
COD测定仪是一种化学需氧量测试仪器,测定原理为快速催化法(铬法),主要用于在实验室、野外快速、准确测量污水的化学需氧量,是环境监测站、环境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实验室的必备实验设备。...
-
生活饮用水臭氧消毒原理(水质臭氧消毒的优势)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水污染十分严重,对水源地造成重大威胁,而家里的自来水也容易受到二次污染,尤其是在农村,用水和饮水安全问题,可以说难以回避。臭氧净化水,正是利用了臭氧的氧化和分解作用,将臭氧溶于水,在水介质中氧化氯离子、农药残留、细菌病毒、重金属等,从而降解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高度净化的效果。臭氧净化水,能够解除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改善水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保障人类健康生存。...
-
水质亚硝酸盐哪种检测方法好(不同水体亚硝酸盐检测要求)
亚硝酸盐是水体氮循环的中间产物,既是饮用水安全、水产养殖的重要指标,也可反映水体受污染程度,其检测需重点关注检测原理、干扰因素及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