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指标在水质检测中的重要性(水质TOC检测方法)
目前,在水体的污染物质中,对于碳氢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耗氧有机污染物质,国内外最初均采用以氧当量表示的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等作为评价其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而对酚、苯等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则多以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作为评价指标。
TOC表示水中总有机碳含量,是以碳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是直接测量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所有含碳物质,包括苯、吡啶等芳香烃类等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反映在TOC指标值中。TOC指标在好氧、厌氧条件下都能准确描述有机物降解及耗氧这两种过程,测定值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重现性。可以说,TOC是比COD和BOD5更能确切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略有不足的是,TOC的指标仅反映有机碳的含量,对于有机物中碳之外的元素(如氮、磷、硫等)对需氧量的贡献并不能显现。
目前,欧美已经普遍采用TOC替代在监测中会产生二次污染的COD的测定。TOC在中国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在短时间内TOC还无法代替COD,但是TOC的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所接受。除了环保领域,TOC测量在制药、石油化工以及氯碱等领域,作为水质量控制的主要检测手段也得到了很大的普及。
TOC指标可通过专用仪器如TOC自动监测仪,实现自动、快速、在线监测,及时反应水质变化。TOC分析仪具有流程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稳定可靠、基本上不产生二次污染、氧化完全等优点。其测定原理基于把不同形式的有机碳通过氧化转化为易定量测定的二氧化碳,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水溶液中TOC进行定量测定。
TOC分析仪的氧化技术包括高温催化氧化、紫外氧化、过硫酸盐氧化、紫外/过硫酸盐氧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等,检测技术包括非分散红外吸收法、薄膜电导率法、电导率法等。其中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只需一次性转化,流程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应用比较普遍。我国的国家标准HJ501-2009就是采用的高温催化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检测TOC。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污水挥发酚超标常用处理方式(水质挥发酚检测方法哪种好)
挥发酚对人体危害较大,是水环境优先监测的污染物。不同的酚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沸点。酚类又因其能否与水蒸气一起挥发而分为挥发酚与不挥发酚,通常认为沸点在230℃以下的为挥发酚,而沸点在230℃以上的为不挥发酚。水质标准中的挥发酚即指在蒸馏时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这一类酚类化合物而言。挥发酚通常是指沸点在230℃以下的酚类,通常属一元酚。...
-
水质检测的主要内容(水质检测方法汇总)
水质检测是评估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科学方法检测水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以判断水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或要求。...
-
水产养殖水质硫化氢超标如何处理(水质硫化氢检测方法)
近几年水产养殖朋友们对硫化氢非常关注,尤其是进入高温期以后,池塘容易出现硫化氢中毒的现象。硫化氢属于剧毒物质,跟氨氮、亚硝酸盐有所不同,硫化氢的毒性比氨氮、亚硝酸盐更强。一旦塘里出现硫化氢超标,就会造成河蟹出现大批量的损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
水质COD检测数值高说明什么(水质COD检测方法比较)
我们在做水质监测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个名词:COD,那么对于COD你了解多少呢?COD即化学需氧量。根据我国1994年《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对于COD的定义: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含量。COD反映了水体受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一般来说,COD值越低,水体污染程度越轻。...
-
有效氯是什么(消毒剂有效氯快速检测方法)
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为消毒剂时)中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简单来说,有效氯就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氧化能力越强,表示其杀菌灭毒能力越强。...
-
饮用水主要监测项目有哪些(饮用水常规检测指标有几大类)
说到生活饮用水,它是和我们生活很贴近的水源,一有闪失是对人的身体危害很大!所以水质监测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饮用水主要监测项目有哪些呢?监测又需要用到哪些仪器呢?饮用水主要监测项目有哪些(饮用水常规检测指标有几大类)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饮用水常规检测项目38项,检测指标:1)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