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总磷超标的主要原因(总磷超标的处理方法)
污水总磷超标是许多环保人绕不过的一个难题,那么污水总磷超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常用于处理总磷超标的方法又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污水总磷超标的主要原因:
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
污泥老化,或者污泥负荷过大都会导致水质总磷处理效果不好。
2.溶解氧
对于厌氧区和好氧区溶解氧的控制不当,将会极大影响生物除磷的效果。
3.水力停留
时间停留时间太短,一是不能保证磷的有效释放,二是污泥中的兼性酸化菌不能充分地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低级脂肪酸,以供聚磷菌摄取,从而也影响了磷的释放。
4.pH
低pH有利于磷的释放,高pH有利于磷的吸收,而除磷效果是磷释放和吸收的综合。因此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宜将混合液的pH控制在6.5~8.0的范围内。
总磷超标的处理方法:
1.离子交换法
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总磷。
2.生物法
利用活性污泥或简单的生物菌种降低总磷含量。
3.吸附法
利用多孔隙物质作为吸附和离子交换剂。
4.膜分离法
磷离子通过选择性渗透、萃取、吸附等穿过液膜,进入内相试剂进行化学反应,从而降低总磷含量。
5.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除磷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可把磷分离出去,同时形成的絮凝体对总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总磷检测常见问题有哪些(总磷检测标准依据)
总磷是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如果其含量过高又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进而印发水体富营养化,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都会带来影响。因此,水质总磷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总磷的测定目前检测行业常用的是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水质总磷的检测标准依据是《GBT 11893-89 水质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此标准适合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总磷的测定,简便快捷又安全环保。那总磷检测常见问题有哪些呢?...
-
污水总磷测定仪工作原理(如何提高总磷测定仪准确度)
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和悬浮物中,总磷也已正式列入环境监测的项目。污水总磷测定仪检测原理在国标GB1898-1989中做出了规定,即用过硫酸钾(或硝酸一高氯酸)为氧化剂,将未经过滤的水样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总磷测定仪使用时,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一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络合物,这个标准适用于地表水、污水和工业废水。...
-
河水总磷超标的原因及危害(河水总磷标准限值)
总磷广义上来说是指正磷酸盐,多磷酸盐,有机磷酸等各种形态磷化合物的总称。在水质指标中,总磷是指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是污水中常测的一种污染物指标。河水中总磷的来源主要是生活废水,工业废水以及化肥农田水等。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河水总磷超标的原因及对策。...
-
总磷水质检测仪使用方法(总磷水质检测仪技术参数)
生态环保部公布的《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中指出总磷是我国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之一,由此总磷水质检测仪的应用也逐渐广泛。...
-
污水总磷测定的影响因素(污水总磷超标怎么处理)
目前针对水体中总磷的测定主要有分光光度法与流动注射分析法两种。在日常监测过程中,由于检测方法对颗粒物和浊、色度及其他干扰物质的敏感性,水样采集与保存、样品前处理、消解方式及各类干扰去除等各环节均容易产生干扰,进而影响总磷测定的准确性。...
-
污水氨氮高的原因(污水氨氮超标怎么处理)
大量的氨氮废水排入江河湖海给工业废水的处理带来了困难,在用氯消毒时,氨氮就会与氯气作用生成氯胺,明确降低氯的消费速率,大大增加了氯的需要量。氨转化为硝酸、硝酸盐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铵具有严重的三致作用,直接影响人类健康。污水氨氮高已经成为水处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氮化合物废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已经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而且生活污水中也含大量的氨氮,氨氮浓度不达标是不可排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