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臭氧检测方法及标准(水质臭氧消毒的优越性)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漂白、除味等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消毒、食品加工杀菌净化、医疗卫生和家庭消毒等方面,但是过量的臭氧会使水中溴化物绝大部分被氧化成对人体有害的溴酸盐。《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对水质中的臭氧有明确的限值:出厂水和末梢水限值≤0.3mg/L,末梢水余量≥0.02mg/L。
臭氧分析主要有光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常用检测方法主要为碘量法、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紫外吸收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光光度法不仅体积小巧,测试性价比高,易于携带保管,比较适合于在农村或县级实验室推广使用。其检测原理是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是在酸性条件下,臭氧迅速氧化靛蓝,使之褪色,吸光率的下降与臭氧浓度的增加呈线性。
臭氧几乎对所有病菌、病毒、霉菌、真菌及原虫、卵囊都具有明显的灭活效果。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分子极不稳定,能分解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是独有的融菌型制剂,可迅速融入细胞壁,破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内部结构,短时间内破坏细菌、病毒、各种霉菌、真菌、原虫孢体卵囊及微生物的生物结构,使之失去生存条件。
臭氧不能像其它工业气体一样可以用瓶贮存,一般通过臭氧发生器现场生产。其系统部件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包括气源制备、臭氧发生、接触反应和尾气处理。应用系统常见的工况影响因素有气源纯净度,设备腔体温度以及气液混合方式。原料气体中的油、粉尘和水分都会在电晕放电的臭氧发生器内产生短路电弧,降低放电效率使臭氧浓度减少。设备腔体温度过高加快臭氧分解,影响生成效率。常见的臭氧与水混合的方式有鼓泡法、射流法、混合泵等几种,不同的方式混合效率不同。
臭氧不仅灭菌速度快,灭菌率高,还可去色除臭,但很不稳定,容易被还原分解,持续性差,因此,一般与其他消毒剂联合使用,比如氯,以维持水中一定消毒剂水平。臭氧虽然自身会分解成氧气,但消毒过程仍会产生副产物,如氮氧化物、溴酸盐、甲醛等。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直饮水水质检测标准(全国饮用水水源水质大起底)
根据“水十条”的要求,2016年是我国各省普遍进行饮用水水质信息公开的第一年。这一年过去之后,2月17日,环保组织广州绿网环境保护服务中心汇总31个省级环保部门的水源水质公开情况,发布报告《2016年全国饮用水水源水质大起底》。直饮水水质检测标准(全国饮用水水源水质大起底)该报告显示:2016年各省级环保部门公开了1...
-
水质中的ph值测定(如何使用PH水质分析仪测试水质中的PH值)
每当你试图确定的水质在家里或工业环境中,可能是有效的测量采取的是水,它的pH值表示水是酸性或碱性。当水的pH值为7时,这意味着水是中性的。较低的值表示水已变成酸性。另一方面,高于7的较高值表示碱度的迹象。诸如橙汁和咖啡之类的物质的pH值分别为3.5和5.5,而小苏打和漂白剂之类的物质的pH值为8.5和12。水质中的ph值测...
-
红外测油仪校准影响因素(红外测油仪校准方法与步骤)
红外测油仪是一种基于红外光谱原理的油类浓度测量仪器,在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仪器本身及测量环境的影响,每次使用前对红外测油仪进行校准系数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
红外测油仪使用方法(红外测油仪使用注意哪些问题)
红外测油仪采用电调制光源,既降低了光源发热强度,以利于系统散热,同时由于无机械切光运动部件,从而简化了仪器结构,提高了仪器稳定性。主要工作原理是:由于物质在红外光照射下只能吸收与其分子的振动和旋转频率一致的红外光,所以不同的物质只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入射光形成它们自己的特征红外光谱。某一波长的红外吸收强...
-
水中锰含量的检测方法(甲醛肟分光法检测水中锰含量)
甲醛肟是一种含有羰基的醛、酮类化合物与羟胺作用而生成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碱性的溶液中可以与锰形成棕红色的化合物,测定这种棕红色化合物的吸光度,就能通过算式得出锰的含量。通过它的这一特性大家可以用来检测饮用水或其他水源中的总锰含量。其最低检测质量为1.0ug,若取50mL水样进行测定,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2m...
-
便携式余氯检测仪多少钱(便携式余氯检测仪使用方法)
便携式余氯检测仪是水质检测中不可缺少的仪器,这是因为处理生活饮用水时,常用氯气或某些氯化合物消毒,这时就需要常测定余氯以控制处理过程。因为余氯过高将给水带来臭味,过低将使水失去保持杀菌的能力,降低供水的卫生安全性。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下便携式余氯检测仪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