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氨氮检测时纳氏试剂如何配制(影响氨氮检测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氨具有易挥发的特性,并且在实验室比较常见,所以氨氮检测工作环境要保证是无氨环境。也就是说该实验室避免交叉污染,不能进行有关于氨以及氮化合物的实验,防止空气中的氨对氨氮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试验用水必须符合HJ 535-2009规范要求的无氨水。
实验器材的洁净度会对氨氮检测的结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器材必须清理干净。所有要使用到的器材需要使用一定浓度的盐酸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0 h~12 h,之后分别使用自来水和无氨水冲洗数次,干燥后备用。用于氨氮检测的实验器材尽量单独放置,避免因为与另外检测项目器材混合使用,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因为氨氮和纳氏试剂反应后生成的是淡红棕色络合物,会有少量的化合物附着在实验器材上,所以使用完毕后要用盐酸冲洗。
目前氨氮检测使用的纳氏试剂主要有两种配置方式,一种是使用二氯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钾(HgCl2-KI-KOH)溶液进行调配,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碘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钠(HgI2-KI-NaOH)溶液进行调配。可以发现,两种配置方法中使用到了汞,所以在调配和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汞中毒。也可使用商品化的预制试剂。
水样的酸碱度会严重影响显色情况。纳氏试剂需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反应,通常的污水酸碱度在6~9之间,由于纳氏试剂是碱性的,所以不用对酸碱度调节就可以进行检测。如果水样不能马上进行检测,需要在水样中加入硫酸进行固定,到需要检测的时候就要对水平的酸碱度进行调节,调整到6~9内,再进行检测工作,如果不调节酸碱值就直接进行氨氮检测,纳氏试剂在酸性环境中会直接产生红色的沉淀物,直接导致氨氮检测实验失败。
一般污水排出前会有消毒环节,污水消毒后会含有一定的余氯,余氯会与氨反应生成二氯胺或氯胺,对氨氮检测结果会造成影响。若样品中存在余氯,可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去除。每加0.5 mL可去除0.25 mg余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余氯是否除尽,尽量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有哪些(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
水是生命的源泉,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我们无法通过肉眼判断水的质量,但是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污水总磷测定的影响因素(污水总磷超标怎么处理)
目前针对水体中总磷的测定主要有分光光度法与流动注射分析法两种。在日常监测过程中,由于检测方法对颗粒物和浊、色度及其他干扰物质的敏感性,水样采集与保存、样品前处理、消解方式及各类干扰去除等各环节均容易产生干扰,进而影响总磷测定的准确性。...
-
污水挥发酚超标常用处理方式(水质挥发酚检测方法哪种好)
挥发酚对人体危害较大,是水环境优先监测的污染物。不同的酚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沸点。酚类又因其能否与水蒸气一起挥发而分为挥发酚与不挥发酚,通常认为沸点在230℃以下的为挥发酚,而沸点在230℃以上的为不挥发酚。水质标准中的挥发酚即指在蒸馏时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这一类酚类化合物而言。挥发酚通常是指沸点在230℃以下的酚类,通常属一元酚。...
-
影响溶解氧的因素有哪些(溶解氧DO的定义及理解)
当前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处理大多是采用厌氧与好氧相结合的处理工艺,溶解氧在实际的废水生物处理操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指标的不合适或波动过大,会迅速导致活性污泥系统受到冲击,进而影响处理效率。因此在实际生化处理工艺中,需严格控制溶解氧的含量。...
-
COD测定仪原理及适用场景(COD测定仪使用影响因素)
COD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CO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COD测定仪就是检测其含量的仪器设备。...
-
污水水质监测数据查询(重庆整治污水偷排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重庆即日起启动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行动,将聚焦十个重点方面、严查六类违法行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据介绍,2020年重庆将注重遏制增量、化解存量、补齐短板,以重点问题、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流域为主要对象,以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水达标排放为主要手段,以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彻底杜绝污水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