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水质总氯测定方法好(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水质总氯的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水质总氯的标准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的余氯浓度要求上。以下是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 :WHO建议饮用水中游离氯的浓度不高于5 mg/L,同时建议供水厂出厂水中氯的浓度至少为0.5 mg/L(pH小于8.0,消毒剂至少接触30分钟),管网末梢水中氯的浓度至少为0.2 mg/L。
美国:美国联邦《国家饮用水基本规定(NPDWR)》规定饮用水中游离氯和总氯的最高浓度不得高于4 mg/L。此外,美国环保署(EPA)设定的最高允许浓度(MCL)为80 μg/l(0.08 mg/L)。
中国: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出厂水中总氯应不低于0.5 mg/L且不高于3 mg/L,管网末端余氯应不低于0.05 mg/L。最新的《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最高含量分别不允许超过50 μg/L和100 μg/L。
欧盟:欧盟标准没有明确规定管网中余氯浓度,但欧盟国家用户末梢余氯浓度一般维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水司一般将用户末梢余氯浓度控制在较低水平,用户末梢余氯值一般控制在1.00 mg/L以下。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中,亚氯酸盐的限值为0.3 mg/L。
新加坡:新加坡的饮用水中氯残留量为2.3 mg/L。
加拿大:加拿大的饮用水中氯残留量为1.7 mg/L。
德国:德国的饮用水中氯残留量为0.3 mg/L。
冰岛:冰岛的饮用水中完全没有氯残留。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饮用水中氯残留量为0.2 mg/L。
荷兰:荷兰的饮用水中氯残留量为0.1 mg/L。
法国:法国的饮用水中氯残留量为100 μg/l(0.1 mg/L)。
英国:英国的饮用水中氯残留量为100 μg/l(0.1 mg/L)。
芬兰:芬兰的饮用水中氯残留量为100 μg/l(0.1 mg/L)。
比利时:比利时的饮用水中氯残留量为100 μg/l(0.1 mg/L)。
瑞士:瑞士的饮用水中氯残留量为100 μg/l(0.1 mg/L)。
波兰:波兰的饮用水中氯残留量为100 μg/l(0.1 mg/L)。
中国:中国的饮用水中氯残留量为200 μg/l(0.2 mg/L)。
在水质总氯的测定方法中,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原子吸收光谱法因其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能够有效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而气相色谱法则以其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著称,适用于需要精确测量的场合。此外,荧光法也因其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而受到青睐,但其设备成本较高且操作难度较大。综合来看,如果考虑成本和操作简便性,分光光度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在准确度方面表现良好,尽管需要制作标准曲线。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总磷水质检测仪使用方法(总磷水质检测仪技术参数)
生态环保部公布的《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中指出总磷是我国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之一,由此总磷水质检测仪的应用也逐渐广泛。...
-
水质检测的主要内容(水质检测方法汇总)
水质检测是评估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科学方法检测水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以判断水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或要求。...
-
如何选择合适的水质COD测定仪(水质COD测定仪价格)
COD反映了水体中可被强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总量,是水质监测中的关键参数之一。水质COD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仪器,它是评估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工具。霍尔德智能COD测定仪是参考标准《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设计制造,适用于国内外众多检测标准,人性化操作,使用更简单。...
-
水质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水质重金属检测仪的操作步骤)
大家都知道水质测试时重金属参数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追溯河流湖泊等水质重金属的污染源头尤为重要,因此对重金属水质检测仪的需求也非常大,虽然现在很多重金属检测仪器的精确度非常高,但这些水质仪器终归是有人来操作的。目前在检测中的一些步骤还需要人工进行,所以在检测水质重金属时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大家...
-
水源地水质监测点位如何选择(四川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全部达标)
5月6日,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日四川省发布2020年4月地级以上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报告显示,今年4月,四川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已开展监测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所测项目全部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源地水质监测点位如何选择(四川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全部达标)水...
-
水质检测常用标准有哪些(《地表水标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经济飞速发展,一方面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另一方面废水排放量也逐年增加,那么怎样去保障我们的水环境质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