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公司动态 > 紫外法检测水中油的规范(紫外法与红外法检测水中油的区别)

紫外法检测水中油的规范(紫外法与红外法检测水中油的区别)

作者:环美仪器    更新时间:2025-09-30

工业的矿物油污染是地表水油类污染的来源之一,水中含油的测量越来越重要,水中油分析仪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水中微量含油的测量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油类监测的技术主要有气相色谱法、红外法、紫外法以及紫外荧光法。其中红外法与紫外法是现行水中油检测方法中推荐的国标方法。

紫外法检测水中油的规范

紫外法与红外法检测水中油的区别:

紫外法与红外法不同,由于紫外法测得是单波长,因此他对污水的适用性较差,且由于动植物油在紫外区响应极低,因此无法准确测得水中的动植物油,但是紫外法测油的灵敏度较红外法高。综上所述,紫外法作为红外法的补充,适用于第I-III类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第一、二类海水中石油类的测量。

紫外法检测水中油的规范:

1.测定吸光度时应用正己烷和萃取液分别漂洗比色皿,对已知浓度的萃取液应遵循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顺序进行比色,避免污染。  

2.当样品浓度超过标准曲线浓度范围时,建议将萃取液稀释至浓度≤0. 5 mg/L( 样品浓度) 测定,能明显提高水中油测定准确度。   

3.规避器皿影响因素:

(1)材质选择:分液漏斗内壁应光滑不易黏附杂质,应选择玻璃盖和聚四氟乙烯旋塞,旋塞上的橡胶圈会释放污染物,应弃去不用; 比色皿应选择石英材质( 玻璃比色皿无法测定) 。 

(2)清洗:应将器皿用洗涤剂洗净,再用自来水和纯水冲净并烘干,分液漏斗旋塞间隙极易残留杂质,尤其应将旋塞拆开彻底清洗。 

(3)漂洗:应用少量正己烷对清洗后的器皿进行漂洗,可通过测定正己烷漂洗液的吸光度来控制漂洗质量。 

(4)器皿独用:由于红外法测定时所使用的四氯乙烯和标准物质会对紫外法水中油测定产生很大干扰,因此切不可将红外法与紫外法测定所用的器皿混用。 

(5)其他方面:容量瓶、旋塞、瓶盖等均不能使用皮筋栓扎,避免被溶剂溶解后混入样品:紫外法测定水中油的过程中,瓶塞、瓶盖、移液管、漏斗等不应放置在滤纸、塑料容器和塑料架子上,可放置在洗净的玻璃烧杯和培养皿中。

紫外法与红外法检测水中油的区别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水中油类物质超标的危害(水中油的测定方法汇总)

    石油类、动植物油类作为近年来重点污染源监测项目之一。寻找一种能监测水中油污染的检测技术,是石油、水环境等污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庞大的市场需求加快了检测技术的更新速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红外法则以其灵敏度高、分析物质全面的优势占据水中油检测方法的主要地位。...

  • 水质BOD为什么选用5日作为标准(BOD与COD的区别)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指20±1℃温度下,5天时间内,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BOD5是一个条件性指标,是国内外普遍认可并作为作为判别标准的规定。水质BOD为什么选用5日作为标准?最开始做污水处理研究是在英国,在20世纪上半叶,收纳污水的河流也被认为是...

  • BOD和COD的定义(BOD和COD测定方法的区别)

    ​BOD和COD是水质检测中常用的参数指标,他们的定义是什么?又该如何检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氨氮快速测定仪的校准规范(氨氮快速测定仪校准目地与步骤)

    氨氮快速测定仪是一款常用的水质检测设备,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使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通过校准,可以发现氨氮快速测定仪存在的问题和误差,及时进行维修和调整,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 水中油类污染物限值(水中油的分析方法)

    水中油类是一种有机化合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由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组成。石油类是由许多分子大小不同的烃类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没有确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常数,且各地的石油成分不一,碳、氢占主要优势,总量高达95%~99%,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硫、氮,氧等元素。动植物油类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一般情况下,植物油为液体,动物油为固体。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监测规范》中已将油类物质列为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和有关行业排放废水必测项目之一。...

  • 去离子水和蒸馏水有什么区别(水质检测中去离子水和蒸馏水的用途)

    去离子水、超纯水和蒸馏水是实验室不可缺少的溶剂之一,但三者除了制造方法不一样,成分上有什么不一样?纯度哪个更高?去离子水和蒸馏水又有什么用途呢?...

山东环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